第159章 重磅奖励
第159章 重磅奖励
烧炭窑竣工之日,已是1662年2月1日。
这座烧炭窑的大小和陈舟姥姥家那座废弃的烧炭窑没法比,但每次也能烧出几百斤甚至接近千斤的木炭,别说供应他练习锻造,就是拿去烧制瓷器都绰绰有余。
当然,瓷器的烧制又要重新搭建一个高炉,用制陶窑肯定是烧制不出合格瓷器的。
锻造所需使用的锻炉同样如此,陈舟甚至还要为锻炉单独开辟一个房间出来,以存放木炭、金属和半成品金属器具。
其实小的器具还好说,制造水车和风车的构件,许多零件都是木材与金属组合而成的“大块头”,屋内空间狭小的话,根本无处摆放。
……
结束一天的工作,陈舟烧了一大罐热水,自己舒舒坦坦地洗了个热水澡。
星期六和星期日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他们只能在山涧中冲凉,洗完澡后还要负责清洗自己的衣物以及陈舟的脏衣服——
是的,在看到土著比自己想象中更勤劳能干后,陈舟把他的衣服也丢给土著洗了。
他发现大多数时候,土著洗的衣服都比他自己洗的更干净。
……
2月2日又将迎来一次神秘奖励。
化身为土木老哥忙活了整整一个月的陈舟洗完澡后,终于能干干净净地休息一晚,喝杯小酒,吃道好菜,期盼明日的奖励送来点能用得上的好东西。
……
这忙碌的一个月,他不仅完成了烧炭窑的建设,还抽空带领土著去清理了东北边沙滩上焚烧土著的遗迹。
多亏屠杀土著当日他就把大多数尸体拖到一起付之一炬,不然就算那里不引起瘟疫,也会恶臭盈天。
三人齐心协力,没用多久就把所有尸骨的残骸都丢进了大海,并填平了被烧黑的沙坑。
待雨季到来,持续两个月的强降水将会完全抹除这里遭遇过屠杀的痕迹。
除清理屠杀的痕迹外,陈舟还协同两名土著,趁着涨潮把两条独木舟都推进了大海。
长达一个多月的暴晒和食木动物啃食使得两条独木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还勉强能用。
陈舟把这两条大家伙都转移到了靠近山脚的断崖下,然后在那里挑了个隐蔽的角落,抛下了他自制的船锚,又往独木舟上铺了一层枯枝碎叶用以伪装。
两名土著那时已经掌握了不少词汇。
他们告诉陈舟,如果想更好地保存独木舟,必须要把它拖到岸上,然后用沙子把独木舟埋起来。
或者拖到岸上,再往独木舟下塞几根木头,使它保持悬空。
陈舟知道用沙埋可以锁住木材内的水分,防止其干燥开裂,至于悬空放置则是为了避免船底积水霉变。
他还知道往独木舟上刷一层桐油或者木漆更省事。
问题是这独木舟实在太大了,而且目前状态已经不是很好。
靠他们三个人的力气,若是再加一个滑轮组,其实是能强行把独木舟拖到岸上的。
但拖到岸上后还要定期检查,他认为没这个必要。
如果他想出海,完全可以费一些时间自己造一艘更好更结实的船,有帆有锚的那种,犯不着用土著的船。
更何况他近期根本没有要出海的打算——还有很多事没忙完呢。
陈舟是个喜欢按照计划做事的人,很少会脑子一热就行动,详细的计划能让他感到充实,且有安全感。
……
朝夕共处了一个多月,历经三次神秘奖励,星期六和星期日也摸到了规律。
2月2日,陈舟还没起床,两人就已经洗漱好,迭完被子,一边照料庄稼地一边等待陈舟带他们去海滩了。
二人能对时间如此敏锐,并非他们天赋异禀,而是因为陈舟给他们讲授知识的时候,顺便做了一个日历。
耕种是对时间很敏感的工作。
何时育苗、何时栽培、何时灌溉、何时上肥、何时收获,要懂得这些,对时间没概念可不行。
况且岛上雨季旱季的循环,常见水果的成熟周期,山羊的发情期和孕期,这些都需要通过确切的时间来判断,而不能只依赖“感觉”。
为了让两名土著明白时间的重要性,陈舟不仅在他编撰的教材中反复强调时间概念,还把“节日”也是定期举办这件事讲给了土著。
“盛宴”“祭祀”以及神赐下的“礼物”,这些曾经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使他们对时间有了明确的认知。
待陈舟在白泥板上绘制好1662年一整年12个月份的所有天数,并让两人每过一天,就把度过的那天画上圈后,他们终于明白,当这个写满数字的“日历”上满是圆圈时,这一年就过去了。
其中三个重要的节日,陈舟都用了菠萝墨汁重点标明。
两个土著查着日子,数着没被画上圈的数字,对最近的节日8月1日心生期待。
距离8月1日不远,还有9月30日,1月1日——他们刚过完元旦不久,心中已大致了解节日是什么意思。
只可惜每天都过得太慢了,下一个节日又太远。
一天一天数着日子,两人总在企盼,什么时候能再开一次盛宴,收一次礼物。
……
清早洗漱过后,陈舟背上了他的老登山包,带上两把长柄斧,领着两个等待多时的土著一起下山。
现在不单整理木石墙的工作两个土著可以代劳,就连砍树这种体力活他们也能分担不少工作量。
土著的力量远不如他,但耐力毫不逊色于他。
靠着持久的砍伐时间,忙活一上午,他们砍伐的木材并不比陈舟少太多。
不过近岸林地的树木经受了两年多,整整四十多轮的采伐,符合切割要求的木料已经很难在沙滩附近找到了。
到远处砍伐,又要多消耗一些运输时间。
实际上,切割了这么多木材,看着光秃秃的近岸森林,陈舟已经萌生了植树造林的想法。
树木成材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他自己在岛上这28年肯定消耗不掉茫茫原始森林。
但他走后,若岛上还有部族繁衍的话,如果他们一味向大自然索取,不知道维护生态平衡,那这座美丽的岛屿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化作一片荒芜。
对于自然的重视和保护。
这可能是陈舟离开之前会留给土著们的最后一课。
假如这个世界真的是一个完整的时空,拥有和17世纪相对应的一切的话,他的到来或许会化作蝴蝶的翅膀,从这个小岛开始,掀起一阵风暴。
……
刚刚抵达沙滩,两名土著便自觉搬运整理起倾倒的木石墙来。
独留陈舟一人步入奖励中心,领取他的奖励。
此次的奖励与前两次不同,光是看包装就知道不是俗物——
它的外包装与那箱tnt相似,使用了一种蓝灰色的硬质塑料,箱体外未包裹纸盒,就那样光明正大的摆在沙地间。
整个箱体的长度大约有1.5m左右,高度50cm左右。
箱体表面没有任何标识,无法从外部判断其中装的是什么。
看到这个箱子,陈舟隐约能感觉到,此次奖励多半又与军工沾点边儿。
“不会是枪吧?”
他满怀憧憬地打开卡扣,掀开了箱盖。
……
箱内物体并不像陈舟想象中那样高端,却也不是普通货色。
那是一行行整齐排列在卡槽中的钢管。
所有钢管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没有丝毫偏差,钢管表面涂着一层黑色哑光涂料,使它们在烈日的照耀下依旧保持低调的风格。
看到这些钢管的一瞬间,陈舟心中顿时冒出一行字。
“带膛线的无缝钢管!”
随便拿起一根钢管观察。
果然不出他所料。
这是整整一箱用优质合金制造的无缝钢管,且钢管内壁皆带有明显的冷锻锤击成型的膛线。
这种明显的军工材料,据陈舟所知,多半在最开始制造时就使用了特殊钢材,后用冷锻工艺加工膛线。
此类钢材的屈服强度一般不低于550mpa,扩张强度在800-1000mpa之间,组织均匀性极佳,具备优异的耐疲劳、耐高温和抗烧灼性能。
同时钢管还有可能经过了镀铬处理,以增加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这种军工品质的无缝带膛线钢管,只要是通过高压测试和疲劳验证等测试考验的合格品,就一定可以承受每平方厘米数千千克的压力。
且能在多次射击后依旧能保持形状稳定,以防止膛线磨损后射击精度下降。
“妈的,这回可真是送来一箱大礼了!”
一根根拿起钢管仔细打量,首次接触到这种任何枪迷都梦寐以求的东西,陈舟的手都兴奋地发抖。
……
凭他在岛上现有的工具和技术,穷尽一生都造不出哪怕半截这样的钢管,哪怕回到现代,也基本不可能造出军工品质的“枪管”。
别看这箱钢管只是枪械所有构件中的一部分,但它绝对是其中最至关重要的那部分。
想要造出精准的射手步枪,有这箱钢管事就成了一多半。
至于枪械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子弹”。
待熔炉搭建好,锻打技艺成熟,陈舟完全可以熔铸铅板自行制造劣质子弹。
倘若铅弹可靠性不佳,他甚至愿意换掉“王灵官铜塑像”,用木雕取代它的位置,随后将整座塑像熔成黄铜造子弹。
能够拥有一把真正的接近现代枪械的枪,这不仅是陈舟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他主导战斗的底气。
二十多年后对付那群西班牙掠夺者,假如有十几把高精度步枪,他根本不需要再担心能否拿下船上那海量的财富。
只需考虑挑战成功后怎么将贵金属出售,然后就只剩如何钱一个烦恼了。
……
“刑啊,真刑!
我原以为那箱tnt就是时空管理局的极限了,没想到还有高招!”
将手中的无缝钢管或者说枪管放回箱内,陈舟全然控制不住脸上近乎癫狂的笑。
最开始,他以为各种各样的并夕夕小商品将陪伴他度过漫长的二十八年。
后来他发现,原来并夕夕还能升级成某宝或者某东。就在他认为某宝某东已是尽头时,奖励中突兀地出现了一把左轮手枪。
随后的发展越来越离谱,从开了刃的长枪到tnt炸药,再到金属箭头。
时至今日,竟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发给他带膛线的无缝钢管了,而且还是那种已经走过全套流程的“准枪管”。
“这是从国内小商品发展到世界大团结?
既然这种东西都能发给我,为什么不直接发给我几把非洲黑哥们儿爱用的ak47,或者给我来几个火箭筒。
要真有这些家伙事儿……
嘿,就算再来两艘西班牙劫掠船,我也能教教他们,什么叫‘大炮开兮轰他娘’。”
……
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对于烧炭锻造一事,陈舟心中愈发迫切了起来。
原本造水车风车更多的是造福土著。
现在他自己又不用照料农田,推磨这种工作再累也轮不到他操心。
只是解放土著的劳动力,能让他们拿出更多时间帮助他建设岛屿,挖掘窑洞或是耕种更多田地,饲养更多羊群,产出稳定充足的肉与奶。
种种因素堆迭在一起,加上雨季带给他的压力,才让他对这事如此上心。
如今在步入铁器时代这一前提下,烧炭锻造的好处又增添了分量十足的一项——制造枪械。
一提到枪,陈舟可就精神了。
他从前能废寝忘食,用几十日的时间专心致志地绘制图纸,研究如何改进火绳枪。
此刻想到现代枪械的威力和性能,进而联想起西班牙劫掠船上的财宝,他心中便涌起无限的动力。
恨不得立马掌握锻造的全部技巧,然后造出一把半自动步枪出海干掉那群正从南美大陆往自己国家输送真金白银的土匪强盗,把金银财宝都堆到自己的洞里。
……
星期六和星期日刚整理搬运好一小半木石墙,便见陈舟脸上带着诡异的笑,慢慢从沙地中间的箱子旁站了起来。
他的眼睛中仿佛闪烁着灼灼光芒,如同一头发情的野兽,正寻找着合适的配偶,让人看了心里直发凉。
保持着这种怪异的亢奋状态,陈舟将整箱枪管搬出,随后立即投入到了木石墙的整理和垒砌工作中——
他想尽早结束这份工作,然后立即赶往烧炭窑,烧出他的第一窑炭,再马不停蹄地返回窑洞,搭建高炉。
陈舟从未像此刻一般渴望有更多人手帮忙,他满脑子都是枪。
美国的mk14 mod0、德国的g28/hk417、比利时的 fn scar-h mk20 ssr、俄罗斯的 svch……
各式各样耳熟能详的精准射手步枪在他脑海中闪现,他分外渴望拥有那样一把武器,即使只是个“丐版”。
……
在令人紧张的气氛中,两名土著察觉到了陈舟迫切想要结束工作的想法。
他们向来比现代同龄人懂事,更有眼力见儿,不禁自觉地跟上了陈舟的节奏,将纤细的腿倒腾的越来越快。
宛若三只勤劳的蚂蚁在沙滩上来来回回。
沉浸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工作氛围中,还没到中午,沙滩上便矗立起一圈新木石墙。
两名土著还未询问陈舟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便见陈舟一路小跑,将那个古怪的大箱子放上板车,推着把手头也不回地远去了,只留给他们一个愈来愈小的背影。
(本章完)
烧炭窑竣工之日,已是1662年2月1日。
这座烧炭窑的大小和陈舟姥姥家那座废弃的烧炭窑没法比,但每次也能烧出几百斤甚至接近千斤的木炭,别说供应他练习锻造,就是拿去烧制瓷器都绰绰有余。
当然,瓷器的烧制又要重新搭建一个高炉,用制陶窑肯定是烧制不出合格瓷器的。
锻造所需使用的锻炉同样如此,陈舟甚至还要为锻炉单独开辟一个房间出来,以存放木炭、金属和半成品金属器具。
其实小的器具还好说,制造水车和风车的构件,许多零件都是木材与金属组合而成的“大块头”,屋内空间狭小的话,根本无处摆放。
……
结束一天的工作,陈舟烧了一大罐热水,自己舒舒坦坦地洗了个热水澡。
星期六和星期日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他们只能在山涧中冲凉,洗完澡后还要负责清洗自己的衣物以及陈舟的脏衣服——
是的,在看到土著比自己想象中更勤劳能干后,陈舟把他的衣服也丢给土著洗了。
他发现大多数时候,土著洗的衣服都比他自己洗的更干净。
……
2月2日又将迎来一次神秘奖励。
化身为土木老哥忙活了整整一个月的陈舟洗完澡后,终于能干干净净地休息一晚,喝杯小酒,吃道好菜,期盼明日的奖励送来点能用得上的好东西。
……
这忙碌的一个月,他不仅完成了烧炭窑的建设,还抽空带领土著去清理了东北边沙滩上焚烧土著的遗迹。
多亏屠杀土著当日他就把大多数尸体拖到一起付之一炬,不然就算那里不引起瘟疫,也会恶臭盈天。
三人齐心协力,没用多久就把所有尸骨的残骸都丢进了大海,并填平了被烧黑的沙坑。
待雨季到来,持续两个月的强降水将会完全抹除这里遭遇过屠杀的痕迹。
除清理屠杀的痕迹外,陈舟还协同两名土著,趁着涨潮把两条独木舟都推进了大海。
长达一个多月的暴晒和食木动物啃食使得两条独木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还勉强能用。
陈舟把这两条大家伙都转移到了靠近山脚的断崖下,然后在那里挑了个隐蔽的角落,抛下了他自制的船锚,又往独木舟上铺了一层枯枝碎叶用以伪装。
两名土著那时已经掌握了不少词汇。
他们告诉陈舟,如果想更好地保存独木舟,必须要把它拖到岸上,然后用沙子把独木舟埋起来。
或者拖到岸上,再往独木舟下塞几根木头,使它保持悬空。
陈舟知道用沙埋可以锁住木材内的水分,防止其干燥开裂,至于悬空放置则是为了避免船底积水霉变。
他还知道往独木舟上刷一层桐油或者木漆更省事。
问题是这独木舟实在太大了,而且目前状态已经不是很好。
靠他们三个人的力气,若是再加一个滑轮组,其实是能强行把独木舟拖到岸上的。
但拖到岸上后还要定期检查,他认为没这个必要。
如果他想出海,完全可以费一些时间自己造一艘更好更结实的船,有帆有锚的那种,犯不着用土著的船。
更何况他近期根本没有要出海的打算——还有很多事没忙完呢。
陈舟是个喜欢按照计划做事的人,很少会脑子一热就行动,详细的计划能让他感到充实,且有安全感。
……
朝夕共处了一个多月,历经三次神秘奖励,星期六和星期日也摸到了规律。
2月2日,陈舟还没起床,两人就已经洗漱好,迭完被子,一边照料庄稼地一边等待陈舟带他们去海滩了。
二人能对时间如此敏锐,并非他们天赋异禀,而是因为陈舟给他们讲授知识的时候,顺便做了一个日历。
耕种是对时间很敏感的工作。
何时育苗、何时栽培、何时灌溉、何时上肥、何时收获,要懂得这些,对时间没概念可不行。
况且岛上雨季旱季的循环,常见水果的成熟周期,山羊的发情期和孕期,这些都需要通过确切的时间来判断,而不能只依赖“感觉”。
为了让两名土著明白时间的重要性,陈舟不仅在他编撰的教材中反复强调时间概念,还把“节日”也是定期举办这件事讲给了土著。
“盛宴”“祭祀”以及神赐下的“礼物”,这些曾经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使他们对时间有了明确的认知。
待陈舟在白泥板上绘制好1662年一整年12个月份的所有天数,并让两人每过一天,就把度过的那天画上圈后,他们终于明白,当这个写满数字的“日历”上满是圆圈时,这一年就过去了。
其中三个重要的节日,陈舟都用了菠萝墨汁重点标明。
两个土著查着日子,数着没被画上圈的数字,对最近的节日8月1日心生期待。
距离8月1日不远,还有9月30日,1月1日——他们刚过完元旦不久,心中已大致了解节日是什么意思。
只可惜每天都过得太慢了,下一个节日又太远。
一天一天数着日子,两人总在企盼,什么时候能再开一次盛宴,收一次礼物。
……
清早洗漱过后,陈舟背上了他的老登山包,带上两把长柄斧,领着两个等待多时的土著一起下山。
现在不单整理木石墙的工作两个土著可以代劳,就连砍树这种体力活他们也能分担不少工作量。
土著的力量远不如他,但耐力毫不逊色于他。
靠着持久的砍伐时间,忙活一上午,他们砍伐的木材并不比陈舟少太多。
不过近岸林地的树木经受了两年多,整整四十多轮的采伐,符合切割要求的木料已经很难在沙滩附近找到了。
到远处砍伐,又要多消耗一些运输时间。
实际上,切割了这么多木材,看着光秃秃的近岸森林,陈舟已经萌生了植树造林的想法。
树木成材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他自己在岛上这28年肯定消耗不掉茫茫原始森林。
但他走后,若岛上还有部族繁衍的话,如果他们一味向大自然索取,不知道维护生态平衡,那这座美丽的岛屿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化作一片荒芜。
对于自然的重视和保护。
这可能是陈舟离开之前会留给土著们的最后一课。
假如这个世界真的是一个完整的时空,拥有和17世纪相对应的一切的话,他的到来或许会化作蝴蝶的翅膀,从这个小岛开始,掀起一阵风暴。
……
刚刚抵达沙滩,两名土著便自觉搬运整理起倾倒的木石墙来。
独留陈舟一人步入奖励中心,领取他的奖励。
此次的奖励与前两次不同,光是看包装就知道不是俗物——
它的外包装与那箱tnt相似,使用了一种蓝灰色的硬质塑料,箱体外未包裹纸盒,就那样光明正大的摆在沙地间。
整个箱体的长度大约有1.5m左右,高度50cm左右。
箱体表面没有任何标识,无法从外部判断其中装的是什么。
看到这个箱子,陈舟隐约能感觉到,此次奖励多半又与军工沾点边儿。
“不会是枪吧?”
他满怀憧憬地打开卡扣,掀开了箱盖。
……
箱内物体并不像陈舟想象中那样高端,却也不是普通货色。
那是一行行整齐排列在卡槽中的钢管。
所有钢管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没有丝毫偏差,钢管表面涂着一层黑色哑光涂料,使它们在烈日的照耀下依旧保持低调的风格。
看到这些钢管的一瞬间,陈舟心中顿时冒出一行字。
“带膛线的无缝钢管!”
随便拿起一根钢管观察。
果然不出他所料。
这是整整一箱用优质合金制造的无缝钢管,且钢管内壁皆带有明显的冷锻锤击成型的膛线。
这种明显的军工材料,据陈舟所知,多半在最开始制造时就使用了特殊钢材,后用冷锻工艺加工膛线。
此类钢材的屈服强度一般不低于550mpa,扩张强度在800-1000mpa之间,组织均匀性极佳,具备优异的耐疲劳、耐高温和抗烧灼性能。
同时钢管还有可能经过了镀铬处理,以增加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这种军工品质的无缝带膛线钢管,只要是通过高压测试和疲劳验证等测试考验的合格品,就一定可以承受每平方厘米数千千克的压力。
且能在多次射击后依旧能保持形状稳定,以防止膛线磨损后射击精度下降。
“妈的,这回可真是送来一箱大礼了!”
一根根拿起钢管仔细打量,首次接触到这种任何枪迷都梦寐以求的东西,陈舟的手都兴奋地发抖。
……
凭他在岛上现有的工具和技术,穷尽一生都造不出哪怕半截这样的钢管,哪怕回到现代,也基本不可能造出军工品质的“枪管”。
别看这箱钢管只是枪械所有构件中的一部分,但它绝对是其中最至关重要的那部分。
想要造出精准的射手步枪,有这箱钢管事就成了一多半。
至于枪械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子弹”。
待熔炉搭建好,锻打技艺成熟,陈舟完全可以熔铸铅板自行制造劣质子弹。
倘若铅弹可靠性不佳,他甚至愿意换掉“王灵官铜塑像”,用木雕取代它的位置,随后将整座塑像熔成黄铜造子弹。
能够拥有一把真正的接近现代枪械的枪,这不仅是陈舟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他主导战斗的底气。
二十多年后对付那群西班牙掠夺者,假如有十几把高精度步枪,他根本不需要再担心能否拿下船上那海量的财富。
只需考虑挑战成功后怎么将贵金属出售,然后就只剩如何钱一个烦恼了。
……
“刑啊,真刑!
我原以为那箱tnt就是时空管理局的极限了,没想到还有高招!”
将手中的无缝钢管或者说枪管放回箱内,陈舟全然控制不住脸上近乎癫狂的笑。
最开始,他以为各种各样的并夕夕小商品将陪伴他度过漫长的二十八年。
后来他发现,原来并夕夕还能升级成某宝或者某东。就在他认为某宝某东已是尽头时,奖励中突兀地出现了一把左轮手枪。
随后的发展越来越离谱,从开了刃的长枪到tnt炸药,再到金属箭头。
时至今日,竟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发给他带膛线的无缝钢管了,而且还是那种已经走过全套流程的“准枪管”。
“这是从国内小商品发展到世界大团结?
既然这种东西都能发给我,为什么不直接发给我几把非洲黑哥们儿爱用的ak47,或者给我来几个火箭筒。
要真有这些家伙事儿……
嘿,就算再来两艘西班牙劫掠船,我也能教教他们,什么叫‘大炮开兮轰他娘’。”
……
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对于烧炭锻造一事,陈舟心中愈发迫切了起来。
原本造水车风车更多的是造福土著。
现在他自己又不用照料农田,推磨这种工作再累也轮不到他操心。
只是解放土著的劳动力,能让他们拿出更多时间帮助他建设岛屿,挖掘窑洞或是耕种更多田地,饲养更多羊群,产出稳定充足的肉与奶。
种种因素堆迭在一起,加上雨季带给他的压力,才让他对这事如此上心。
如今在步入铁器时代这一前提下,烧炭锻造的好处又增添了分量十足的一项——制造枪械。
一提到枪,陈舟可就精神了。
他从前能废寝忘食,用几十日的时间专心致志地绘制图纸,研究如何改进火绳枪。
此刻想到现代枪械的威力和性能,进而联想起西班牙劫掠船上的财宝,他心中便涌起无限的动力。
恨不得立马掌握锻造的全部技巧,然后造出一把半自动步枪出海干掉那群正从南美大陆往自己国家输送真金白银的土匪强盗,把金银财宝都堆到自己的洞里。
……
星期六和星期日刚整理搬运好一小半木石墙,便见陈舟脸上带着诡异的笑,慢慢从沙地中间的箱子旁站了起来。
他的眼睛中仿佛闪烁着灼灼光芒,如同一头发情的野兽,正寻找着合适的配偶,让人看了心里直发凉。
保持着这种怪异的亢奋状态,陈舟将整箱枪管搬出,随后立即投入到了木石墙的整理和垒砌工作中——
他想尽早结束这份工作,然后立即赶往烧炭窑,烧出他的第一窑炭,再马不停蹄地返回窑洞,搭建高炉。
陈舟从未像此刻一般渴望有更多人手帮忙,他满脑子都是枪。
美国的mk14 mod0、德国的g28/hk417、比利时的 fn scar-h mk20 ssr、俄罗斯的 svch……
各式各样耳熟能详的精准射手步枪在他脑海中闪现,他分外渴望拥有那样一把武器,即使只是个“丐版”。
……
在令人紧张的气氛中,两名土著察觉到了陈舟迫切想要结束工作的想法。
他们向来比现代同龄人懂事,更有眼力见儿,不禁自觉地跟上了陈舟的节奏,将纤细的腿倒腾的越来越快。
宛若三只勤劳的蚂蚁在沙滩上来来回回。
沉浸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工作氛围中,还没到中午,沙滩上便矗立起一圈新木石墙。
两名土著还未询问陈舟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便见陈舟一路小跑,将那个古怪的大箱子放上板车,推着把手头也不回地远去了,只留给他们一个愈来愈小的背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