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重现踪迹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57章 重现踪迹
    点亮油灯,将其摆放在镜子周围,提供充足的光照。
    陈舟用木桶中兑出来的温水将头发洗干净,然后拿起剃刀开始给自己理发。
    这些剃刀基本没有使用过,刀刃锋利。
    平常陈舟会用它们刮胡子,剃头倒是头一遭。
    小心翼翼地提起一撮撮头发,仔细盯着镜子,慢慢用剃刀割断发根。
    镜像视物老是让人产生错觉,剃起来很不方便,陈舟又担心一不小心用力过猛把头皮割开,剃头的进度格外缓慢。
    湿润的头发落地,他渐渐剃掉了半个脑袋的毛发。
    在镜子前调整了几个方向,确定剃得很干净,没留下小块毛发,陈舟继续工作。
    大约用了一个多小时,提头发举剃刀弄得胳膊都有点发酸,他总算剃光了头发。
    剃刀理出来的发型比板寸还要短一些,头上少了一层重物,感觉凉飕飕地,但这就是陈舟想要的感觉。
    擦干净剃刀,用温水冲洗掉脑袋上残留的头发茬,不时用手揉揉光头,感受略有些扎手的手感,再照照镜子,看着里面的帅小伙。
    嘿嘿~
    憨笑一声,他把自己的头发收进了塑料袋里——没准以后能用它们做根毛笔。
    ……
    2月18日,酝酿许久的雨水终于落下。
    凌晨陈舟便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只是这一次没有冷风钻被窝,雨势也不大,他也就没再起床查看农田。
    听着大自然的白噪音,迷迷糊糊地睡着,醒来已到天亮。
    待他起床时雨已经停了,窑洞中的空气却充满了湿气,感觉比平时清凉潮湿许多。
    “真正的雨季到了。”
    生火做饭时,陈舟意识到应该在厨房中储备一些木柴了。
    不然等到连阴天的时候,想点燃那些湿树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还有炉灶,它靠洞外建造,若是雨大通烟口很容易进水,得在外面为其搭建一个专属的小遮雨棚。
    除了木柴储备不够,他还想到了在森林中摞成堆,正在晾晒中的备用木材。
    持续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降水很有可能把它们泡烂,他必须得把那些品相不错,适合分解成木板或制作成家具的木材搬到储藏室中。
    还有一些在外晾晒的藤条和河柳枝,自从把它们再次拿到室外晾起来后,陈舟就没管过它们,这次下雨淋湿,算是浪费了那么久的晾晒时间,全都毁掉了。
    好在上次制成的醋数量不少,到现在才消耗掉几小杯,没再晾晒。
    倘若在外晾晒的朗姆酒或成桶的醋被雨淋坏了,可要把他给心疼死。
    ……
    吃过饭,陈舟穿上厚衣服大檐帽,先去看了看农田。
    上次的暴雨已经检验过田垄的质量,这种小雨根本无法对庄稼造成影响,无论是稻谷还是麦子都茁壮成长,就连之前被鸟叨过的那两棵植株也恢复一些元气,抽出新叶了。
    走过田间地头,顺手拔除几株新冒出来的野草,他前往坡下。
    细雨洗涤了森林,空气清新。
    消逝许久的蛙鸣声又在林中响了起来,将来福搅扰得前窜后跳,分外活跃。
    来到营地,走到每一个窝棚前,陈舟探身向内,观察着棚顶帆布有没有漏雨的情况。
    如果有的话,他就在窝棚门口留下一个记号,表示这里面的物资需要优先搬运。
    不知不觉,已经巡查一圈。
    默默记着数,陈舟发现情况不容乐观。
    漏雨的窝棚竟然占据了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些窝棚中不乏装有铁器、装有布料和装有家具的。
    刚刚遇上一场小雨它们就漏水了,真要面临持续两个月的降雨,非得被浇散架不可。
    这还是昨天特意修补加固后的表现,陈舟真不敢想如果没有昨天的修补,漏水的窝棚又会有多少。
    “要么重新建造一批窝棚,再拖延两个月。
    要么立即开始搬运,哪怕下雨,也不能轻易停止工作。
    不然我辛辛苦苦搬上来的物资可就都白瞎了。”
    拽下一块湿透的帆布,将新帆布盖在窝棚上,再往新帆布上压几层树枝。
    修补窝棚的过程中,陈舟甚至有点后悔为什么要搬上来这么多东西。
    要是和鲁滨逊一样,只拿走食物和一部分衣物武器,他就不会产生这个烦恼了。
    像那些带有雕的衣柜、置物架、书架和长航海桌等家具,虽然精美昂贵,但自从搬进窝棚里就没挪过地方。
    它们又大又沉,将它们搬到半坡上时就已经给陈舟留下了心理阴影。
    往山上搬运需要费的力气更多,道路崎岖,没有推车,手挑肩扛,一天也就能倒腾两件大家具上去。
    可要说把它们劈碎了烧火或是任由它们被雨水泡烂——对不起,华夏儿女没有这种糟践好东西的习惯。
    ……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办。
    面对搬运物资上山这个艰巨的任务,陈舟制造手推车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当然,在“輮以为轮”之前,他还是要使用自己健壮的身躯,扛起两个大木箱回到窑洞。
    稍微休息片刻,陈舟看了看天色,依旧阴云密布,一副将下未下的模样。
    估计一时半会儿不会下雨,他带上斧头,前往森林挑选合适的木材輮车轮。
    自登岛以来,砍伐过的树木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其中九成都是陈舟叫不出名字的树,他只能给这些树瞎起代号。
    像菠萝树、浮木这都属于比较杰出,且较为正常的树名。
    砍树后发现树干上趴着一只青蛙,就叫青蛙树;砍树时正值黄昏,就叫黄昏树;砍树时来福叫了一声,就叫汪汪树……
    若是现代植物学家看到陈舟起的这些奇葩名字,非得气的吐血三升。
    单从这些树名上,除了他没有任何人能判断木质的区别和树木的特点。
    陈舟却靠着这种独特的命名风格牢固地记住了大多数树木的外形。
    他现在要去找的那种树名为“假杨树”,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那棵树的外表与杨树毫无相似之处,砍断后木质却和杨树差不多,白白净净,纤维长韧性强但不够细密,属于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类型。
    跟菠萝树铁树或是檀木比较,它的木质松散,跟浮木比,又显得过于紧实。
    陈舟打算先截取一段假杨木,然后将其劈砍成木条,试着用火烤制,或是烧开一壶水用蒸汽慢慢热熏,看看能不能弯折。
    若是可以掰出曲线,他就找个木桶或是直接用大铁罐子限制木条的形状,把它掰成圆形。
    只要有了圆形的轮圈,手推车的问题就算解决了一大半。
    在轮圈上打孔,往中间插辐条,装车轴,这些都不算难事,只是繁琐细致些,陈舟有自信完成。当然,理想中的完美成果通常只会在梦中发生。
    陈舟很清楚,輮木成轮是一项真正的古代技艺,它不像熬油或是剥皮那么简单。
    短短的“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里,蕴含了不知道多少技巧和古代匠人苦心琢磨的经验,绝不是一两次尝试就能成功的。
    选取木材、加热、弯曲、晾晒,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问题。
    困难重重,但陈舟无法因噎废食。
    现在急需手推车,若能掌握这门手艺,以后搬运石头和土壤就再也不用耗费木桶了。
    掏厕所堆肥,前往果树山谷摘葡萄水果也能一次性运输一大堆,还能省去研究如何编筐的时间,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样的事,哪怕再困难十倍,他都要钻研出成果。
    ……
    傍晚,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陈舟扛着截好的木材匆匆赶回窑洞,来福在他前面肆意奔跑。
    它不管不顾地冲过草丛与灌木,毛发被雨水浸湿,从淡黄色变成了深棕色,脖颈上的一圈鬃毛也不复蓬松,垂向地面,不再具有雄狮的气质。
    跟陈舟在一起后,这家伙算是脱离了苦海,伙食质量提升了数个档次。
    以往每天只能吃半块的面饼现在管饱,吃多少给多少,在船上接触不到的鲜肉和内脏也常能吃到。
    杀死海豹后,食谱中还多了煮肉煎肉。
    营养充足,来福的个子又成长了一些——其实它还不到一岁。
    不仅身高有所增长,它的块头也越来越大。
    平时因毛发绒密,难以注意到它的身材。
    现在被雨水打湿,毛发缩水,奔跑过程中能清晰地看到它健硕的肌肉发力,尤其是前肩处的肌肉块,比陈舟引以为傲的肱二头肌还要粗好几圈。
    雨水清凉,降低了来福的体温,减少了它的散热压力,让它跑得更加欢快舒畅。
    汪汪!
    因兴奋而吠叫,来福站定,甩了甩身上的水,回头望向主人。
    待陈舟气喘吁吁地扛着木头,迈过藤蔓和树根走到它身边,它又一溜烟儿跑远了。
    知道这是来福独特的娱乐方式,陈舟不以为意,扶了扶肩上的木桩子,使它们保持重心平衡,继续向前。
    年轻狗精力旺盛,跑起来不知疲惫。
    主人还没离开森林,来福就飞奔到了半山腰,轻车熟路地去找山羊母子玩闹去了。
    不大一会儿,当陈舟走出森林转变方向回家时,来福摇着尾巴跑到了近前。
    喘着粗气,来福一屁股坐在陈舟身前,拦住了他。
    以为来福不分时宜,要闹着跟自己玩游戏,陈舟摆出严肃的表情,厉声呵斥。
    “别捣乱,闪开!”
    呜呜~
    来福狂摇着尾巴,仰起脑袋,两眼放光,任谁都能看出它的兴奋与急切。
    “怎么了?”
    与来福朝夕相处好几个月,陈舟头一次见到它这种表现,忙放下肩上的树木,低声询问。
    汪!
    来福的回复短促有力,它用前爪挠挠陈舟的裤腿,起身跑向阳坡。
    奔出十几米后,它站在高处,看着没动弹的主人,又叫了一声,像是在呼唤陈舟。
    “你有发现?”
    看过来福这番举动,陈舟了解了它的意思,担心跟着它遇到危险,他取下了腰间的短斧,小跑几步迎了上去。
    一狗一人,一前一后,走过拴着母山羊和山羊羔的草地,一路向东。
    即将到达阳坡平台时,来福率先停下了脚步。
    它矮下身子,降低尾巴摇晃的频率,扭头望望陈舟,表达的意思再清楚不过——隐蔽。
    暗自感叹来福的聪慧,紧攥斧柄,陈舟也猫起腰,鬼鬼祟祟地走到了来福身边。
    探头往来福面朝的方向望。
    远处阳坡平台上,一群熟悉的面孔出现了。
    那是消失了三个多月的野山羊群。
    许久不见,羊群的规模似乎又扩大了一些,那些尚在吃奶的小羊羔全都长成了半大羊,不再像从前一样黏着母羊讨奶吃,各自分散。
    亦有几只刚出生没几天的小家伙紧紧跟在母亲身后,紧张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地方。
    领头的公山羊微微仰头,骄傲地站在一块巨石上,注视着正在坡下吃草的羊群,不时转头看看平台左右,为羊群放哨。
    “你奶奶滴,这段时间你带着羊群跑到哪去了?”
    重新见到羊群,陈舟心情激动,小声骂道。
    天可怜见,这么久没发现羊群的踪迹,他还以为这群羊再也不回来了呢。
    为此,他甚至做好了远赴岛屿深处捕捉野山羊的准备,没想到这群畜生在外鬼混了几个月,竟然又跑回来了。
    “难道它们不是被枪声或是火药爆炸吓跑的?
    而是因为旱季到来,岛屿外沿野草干枯,缺少水分,这才迁徙到岛屿深处水草丰美的地方?”
    思前想后,陈舟觉得这个猜测很靠谱。
    “真是把你们给闲的,这么大点儿的岛都要迁徙。”
    说话间,他伸手揉了揉来福湿淋淋的大脑袋。
    “干得漂亮,探查情报有功,晚上奖励你一大块肉!”
    受到鼓励,来福分外兴奋,摇了摇尾巴,毫无征兆地往前蹿出去一截,就要发起狩猎,吓了陈舟一跳。
    阴雨天火绳枪发挥不了作用,距离这么远,十字弩也很难射到山羊。
    况且羊群安排了“哨兵”,他浑身上下只有一把短斧,就算来福超常发挥,把羊群冲散,他也抓不到羊。
    除非来福和上次一样,先行捕捉到一只小羊羔,借助小羊羔引诱母羊倒是可以一试。
    但此次羊群不同于上次,警惕性更强,羊羔极少,而且都被保护在羊群中心,来福立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担心贸然出击把羊群吓跑,陈舟把来福拽了回来,安抚着它的情绪,悄悄离开了山腰。
    羊群不回来他没办法,现在羊群回来,正好可以试试用兔子练出来的下套技术……
    兔径不好找,把握“羊径”却没什么难处,只要套子高度正确,那么多羊,总能抓住一两头。
    到时候别说喝羊奶,涮羊肉烤羊肉也不在话下呀!
    感谢:天子命我城彼朔方、书友尾号7614、浑元形意太极第一真传弟子、周灬粥粥、须臾不可或缺、淡然处事的账房先生、书友尾号0220、不愿回乡、书友尾号6626、成仙成佛且成人、书友尾号8448、kelly瑶、书友尾号7091、我是神渊、一只路过的舰长、悦然电子的月票,感谢各位支持!
    (本章完)

章节目录